close

19日起,國際車商在台北南港展覽館旁停車場舉行品牌70周年慶活動,並邀請「旗袍教母」蔡孟夏、製琴名師焦中興、保特紗研發者柯漢哲等3位台灣工藝大師拍廣告。其中,蔡孟夏是引領兩岸旗袍流行風潮的第一人,1989年在北京舉行大陸首場旗袍秀,帶起大陸旗袍文化復興之路。

近年大陸市場經濟規模急劇擴張,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誠如蔡孟夏所說「衣食足,知榮辱」,大陸在殷實的經濟基礎下,民族意識高漲,也反映在時尚產業,亟思打破追隨歐美流行文化的固有格局,旗袍就是最好的突破點。

流行不再是歐美說了算

蔡孟夏的女兒、龍笛服飾董事長劉梅君不諱言,大陸流行服飾市場成長快速,國際布展等相關產業都已移師時尚重鎮上海,兩岸設計師不必千里迢迢遠赴歐美找布、看秀;上海時裝周、北京時裝周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所謂的流行文化,不再是歐美時尚圈說了算。

時尚產業東移,加上大陸官方復興中華文化的政策引導,在民族自信心催動下,被視為中華文化表徵的旗袍,已在國際流行服飾占有一席之地。

大陸旗袍產業,蔡孟夏是推手之一。她回憶說,1989年5月,時任財政部長的郭婉容,以亞洲開發銀行董事的身分到北京參加年會,翌日,她就在北京舉辦旗袍服裝秀,與會大陸官員表示文革期間全面禁止旗袍,大陸基本已沒有旗袍設計師,幸好龍笛在台灣保留了完整的旗袍文化。

在蔡孟夏打開旗袍的「潘朵拉之盒」後,大陸旗袍產工業內視鏡業開始重生之路,翌年就有8名設計師投入旗袍設計製作。倒是蔡孟夏在2001年才帶著自己的品牌「龍笛」進軍大陸市場,17年來,已在大陸成立150多家直營店。

工業內視鏡(也叫孔探儀、蛇形探測工業內視鏡儀等)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可以觀察人眼不可及容器的內部空間狀態的產品。先進的視頻技術,已經突破了物鏡的一人觀察,可以在監視器上多人同時觀看,也可以一人戴上液晶顯示眼鏡觀看、指揮操作,同時用無線的方式發射到接受監視中心觀看、指揮、存檔。從成像形式分為:硬管工業內視鏡、軟管工業內視鏡鏡、影像工業內視鏡。硬式工業內視鏡軸心裝有許多消色差光學鏡片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可以得到較高質量的影像,沒有失真的傳到檢測者的眼睛,所以成像非常的保真,也是這幾種鏡子中清晰度最高的。可繞式內視鏡可深入檢查硬式工業內視鏡無法到達的地方,它與硬式工業內視鏡最大的差異為使用軟性光學光纖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光線一旦進入光纖後即無法逃脫,因此內視鏡軸扭轉或彎曲均不會影響影像傳遞;由於影像是由與光纖數目相同的「點」組成,亦即影像分辨率由光纖數目所決定;越多直徑越小的光纖其成像分辨率也越高,當然製造成本也隨之提高。可繞式工業內視鏡光纖數目可由3500條至高達22000條,為了方便觀察,也有可控制前端軸轉向變換不同視角的二方向及四方向控制機種。

剪裁多元化 老少都愛穿

劉梅君表示,早期大陸老一輩認為旗袍是「地主婆穿著」的觀念未改,旗袍市場成長緩慢;近年因官方政策、清宮劇、詩詞節目等帶動,吹起一股文青風,旗袍、漢服成為復古新流行,香港、澳門、上海等地,女孩們租或買旗袍,仿電影《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造型,在各大網紅景點拍照打卡。

蔡孟夏表示,現代旗袍設計分為兩派,一派是堅持傳統,保留原有的旗袍領、單面衣料縫製的作法。而她則是偏重改良式旗袍設計,基於現代女性工作、生活日常所需,試圖在傳統旗袍設計中,融入更多西式工藝手法,如引進3D立體刺繡、S-Line、A-Line等線條,用拉鍊取代穿脫較難、容易穿幫的盤扣,也把旗袍下襬略改為A字形,方便現代女性開車、走路,如此一來,旗袍更具有時代新鮮感。

對於兩派旗袍設計,消費者各有所好。劉梅君表示,台灣對文化包容性強,也反映在旗袍上,對改良旗袍好感度高,但年輕一代可以接受中國風服飾,但不太穿旗袍,認為過度拘束又正式。

大陸強調傳統,只接受正統旗袍,但消費客群廣,從00後學生,90後、80後輕熟女,事業有成的女性,乃至50歲以上的名媛貴婦都是主力客源,又以華北、華中為主,市場發展空間極大。

生物顯微鏡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光學儀器。光學成像清晰,視野廣闊,觀察舒適,是用來觀察生物切片、生物細胞、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流質沉澱等的觀察和研究,同時可以觀察其他透明或者半透明物體以及粉末、細小顆粒等物體。生物顯微鏡按照用途可分為普通型,特種型和高級型三類。普通型生物顯微鏡僅供作一般使用和普通研究用。特種型生物顯微鏡,供在特定條件下使用,觀察和研究,或作為某種專門使用,觀察和研究。高級型生物顯微鏡系指大型多用途,附件比較齊全的生物顯微鏡。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rikvanima 的頭像
    gerikvanima

    gerikvanima的部落格

    gerikvani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